1.病原此病是养鳝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多发病。普遍认为是由细菌引起,但尚未作病原的筛选、回感、鉴定等详细研究。2.症状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肛门红肿,正常黄鳝肛门颜色呈灰色,但发病黄鳝肛门的颜色从初期的淡红色发展到紫红色,此时...
1、将某些有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放养或移植于鳝池内,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在鳝池内放养紫背浮萍,保持其旺盛生长,可预防黄鳝发热病、“中暑”和“感冒”等。在鳝池池埂上栽种辣蓼或菖蒲,可防治赤皮病。2、将鲜草扎成若干小捆,浸泡在泥埂、池内或网箱...
肤霉病又称白毛病,是由水霉菌引起,发生在鳝体伤口地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晚冬、早春最为流行。水霉菌的活动孢子吸取鳝鱼皮肤里的营养,向外生长出棉毛状的菌丝,并迅速在体表蔓延扩展,在病鳝体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有时也发生在春、夏季节孵...
发烧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黄鳝体表分泌的粘液在水中积聚而发酵,使水温上升,溶氧降低所致。病鳝在池内表现窜游不安,相互缠绕,可造成死亡。鳝鱼在将近死亡时,体表粘液大量脱落,使池水带有粘性。鳝体粘液脱去后,头部膨胀,随即死亡。防治:减少鳝池的放...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1.准备工作。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1.准备工作。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
赤皮病又名赤皮瘟,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局部出血、发炎、瘦弱致死。防治:运输和捕捞时勿使鳝体受伤;发病季节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或将病鳝放入2.5%的食盐水中浸洗15分-20分;用磺胺噻唑(0.05克/千克鳝鱼)拌入面粉糊内晒干投喂。疖疮病又叫...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
目前人工养鳝主要从市场上采购野生鳝种。要想养鳝成功,必须通过鳝种筛选关。从市场购买鳝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从捕捞者手中购入用笼捉的、暂养没超过2天的鳝种,而钩钓鳝、电击鳝、鳝夹子夹的鳝一般不能作鳝种,但是通过认真筛选和处理亦可人工养殖。(一...
棘头虫病是由于棘头虫寄生于黄鳝的肠道而引起的疾病。棘头虫虫体为白色,圆筒形,前端略膨大,吻小。雌虫体长19毫米-28毫米,雄虫体长8.4毫米-11.5毫米。其吻部牢固地钻入黄鳝肠粘膜内,吸取营养,引起肠道充血、发炎、或因大量寄生而引起肠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