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荸荠病害如何防治?

分类: 农业解答  时间: 2023-06-25 00:39:29  作者: 学种菜网 
学种菜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的描述有可能是得了荸荠杆枯病和生理性红尾病,以下是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 荸荠杆枯病:
1、病源
荸荠杆枯病也称“荸荠瘟”,是荸荠柱盘孢子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在我县主要为害叶鞘、茎叶。叶鞘染病,基部初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斑,后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干燥后呈灰白色并现短条状黑色小点。茎杆染病,初呈水渍状棱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暗绿色梭状病斑,呈水渍状暗黄色,病部组织变软凹陷,其上出现黑色小点或短线状斑点,有时呈同心圆状排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茎病斑处向上逐步扩展为长条状枯黄色大斑,致使叶状茎干枯发黄,并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严重时直至全茎死亡,病斑下部茎杆仍保持绿色。
2、防治措施
种荠消毒 种荠消毒以敌力康600倍液或25%多菌灵250倍液浸种12--24小时为宜,浸种后马上排种育苗;定植前将幼苗在上述浓度药液中浸6—12小时。
消灭病原体 处理好病田块的病苗,挖荸荠前,将苗全部除掉,集中烧掉,挖净病荠,次年开春后,把遗留田中的荸荠打捞干净,以减少来年的病源基数。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 在一定氮肥使用量内,多施农家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含硅磷肥,保证养分充足,提高生理代谢机能,增加苗表皮硅质厚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及时叶面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如发现田间植株有病苗,病情指数在5时,应立即用药防治,控制其蔓延流行,减轻发病程度。据我县经作站进行的防治试验可知,目前防治荸荠杆枯病较好的农药为敌力康、敌力脱。发病初期立即用药,7--10天一次,连续3--4次,控制该病的蔓延,防治效果达97.4%。另外,还可采取下述措施进行:秆枯净500倍液;多菌灵与托布津混合剂 500倍液;托布津加多菌灵600倍液;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3号加乐安磷300倍液,亩用用药液75公斤,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用3—4次。
3、防治注意事项
认真区别杆枯病与生理红尾 杆枯病与生理红尾较易混淆,应认真区别,以对症下药。我县很多农民把生理红尾当作杆枯病用药,如不分清,会把有效的农药误解为无效农药。荸荠杆枯病,病斑周围桔黄色,中间下陷灰褐色,用指甲不能刮脱病斑向上多为杆枯,而生理红尾红斑中心的黑点用指甲可括脱,茎杆红黄而不干枯,多发生在移栽后一个月内。
认真细致喷药 荸荠苗直立光滑,上覆盖着蜡质,药液不易粘着,喷药时最好加入粘着剂,如洗衣粉,每壶水加一汤匙,以提高药物的粘着力。另外,喷药时,压力要大,喷片口要细,喷出的药液成雾状,均匀的覆盖在茎苗上,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二 荸荠生理性红尾病:
荸荠生理性红尾,主要是由于缺硼、锌等微量元素所致的生理性病害,其与秆枯病的区别在于生理性红尾口发生在茎杆的尾部,表现为黄褐色,且没有杆枯病的黑色斑点;杆枯病呈水渍状暗黄色,其上有黑色小点或短线状斑点出现。防治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连作地施基肥时要增施硼、锌肥。
②8月中旬喷施十元素硼肥,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农业解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