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是长白山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由于多年来人为因素的破坏,野生资源大幅的减少,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中药材市场、制药和加工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展野生变家植的研究,使之走向栽培化势在必行。本成果以大量试验研究为基础,首次...
(1)白粉病和黑斑病是北五味子常见的两种病害,一般发生于6月上旬。防治方法:两种病害的始发期相近,在5月下旬喷布1次,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没有病情发生,可7―10天喷1次。防治白粉病用0.3―0.5度石硫合剂或粉锈它、...
整形与修剪的原则是:留强壮主蔓,确保合理利用空间;去老留少;留中长枝,去短枝和基生枝;去病弱、过密和衰老枝。(1)、定干:移栽后要定干,定干的标准是:选留2-3个饱满芽,距地径3-5cm除短截。定干的时间是在翌年的春季,积雪融化后,植株萌动...
五味子苗木定植方式及定植后的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苗木成活率的高低和植株的生长状况,也是五味子早期栽培能否获得丰产稳产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五味子栽培面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五味子苗木定植及定植后管理技术方面总结出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现简要介绍...
记者在美溪区农委了解到,美溪区居民刘士军庭院种植五味子已初步获得成功,经过近4年时间,他摸索出一条庭院种植五味子的致富之路。在美溪区农委工作人员韩振雨的带领下,记者在东林委找到居民刘士军家,不到4亩地的地方,竖着长长的支架,上面爬满了五味子...
五味子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目前市场出售的五味子以野生的为主,人工栽培的数量很少,同时五味子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且价格较稳定,仅靠采集野生五味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很多地区正在发展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栽培五味子不同与一般的大田农作...
五味子地下主根细弱,根茎发达,横走地下,分布于地表的10-30厘米,二年生以上形成根盘米;茎柔软,顺时针缠绕,茎长达数米(以被缠物的长度而定),一般6-8米;幼茎表皮红棕色光滑,老茎灰褐色粗糙,皮孔大;叶生在幼枝上,倒卵形叶端边缘有锯齿;花...
施肥:深耕(秋翻地)后,进行秋施肥,每亩施农家肥3~5m3,在架的两侧隔年进行,头两年靠近栽植沟壁,第三年后在行间开深60-80cm,宽40cm的沟,填后马上覆土。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期(5月初),追速效性氮钾肥,第2次在植株生长中期...
近几年北五味子需求量增加,价格攀升。许多农民都尝试着人工栽培,但成活率不理想,不仅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也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介绍一套移栽保苗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试验。首先是整地选择肥沃、偏阴、不积水的地块。改变传统的坑栽...
⒈生长发育特征五味子的幼小实生苗生长缓慢,第一年只有10片左右的小叶,枝条单生,多无分枝,长15-30厘米刚开始形成根茎;第二年生长速度加快,有3-4个枝条。根茎发达;三年以后开花结果。⒉种子后熟期较长,寿命短五味子种子胚后熟要求低温、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