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猪养殖技术

  • 腹泻与肠黏膜保护
    11-13

    腹泻反映了消化道水代谢紊乱,临床可见粪便变稀,不成形,重者呈水样。在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肠道,需借助肠液进行消化。肠液水分60%以上来自肠黏膜腺体的分泌,20%来自食物和饮水;1%~2%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其余水分皆可被肠黏膜吸收。健康的...

  • 保育的精细化管理中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1-13

    在现如今的规模养殖场中,大都使用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品系,母相对产仔数、成活率都比较高,那么关系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是什么呢?实践表明是仔的保育阶段。保育阶段是一个中转站,一般从断奶后7-10天开始,到体重30公斤结束。这是关系整个养...

  • 烂肠瘟的防治
    11-13

    烂肠瘟又名霍乱,科学名叫“瘟”。是由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它以体温升高,稽留热。少食或不食吃,喜饮水,喜吃青嫩饲料;精神沉郁,拱背,寒颤、卧地不愿走动,互相拥挤或钻入垫草内;粪便呈球状或拉稀,以及便秘与腹泻...

  • 防治仔白痢母源疗法效果好
    11-13

    白痢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特别是6日龄~12日龄的仔发病最多。因其以母乳为食,喂药、打针很不方便,所以很难治疗,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影响仔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养户的经济效益。去年以来,我们向求治仔白痢的农户推荐...

  • 需注意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
    11-13

    四川省某场于2004年3~4月发生了以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将此次疫情确诊为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

  • 场的一般免疫程序
    11-13

    搞好定期预防接种是控制场疫病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措施。现将场的一般免疫程序介绍如下。1、瘟疫苗(1)仔21~25龄第一次注射2头份,60~70龄时进行二免,注射4头份。(2)后备母在第一次交配前30天注射4头份。(3)生产母在每胎断...

  • 当前几种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11-13

    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症状很相似,主要特征为呕吐与严重水样腹泻、脱水,而且有时呈混合性感染,合称为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秋末至春初寒冷季节,...

  • 蔬菜大棚养
    11-13

    大棚里面种植蔬菜瓜果很普遍,可种蔬菜的大棚里还养牛就有点稀奇了。倘若在这个又能种菜还能养殖的大棚里生“火”做饭,那简直就是有些不可思议了。在山东诸城市昌城镇,记者就见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组合式生态温室”。在昌城镇东老庄村,记者看到这种大棚...

  • 改变冷阴潮湿 母冬春都平安
    11-13

    经实地考察,不少母饲养户的舍内冷阴潮湿,有的甚至氨气难闻,使母躯体肮脏,被毛灰暗,仔成活率低,僵多。为使母冬春平安,应彻底改变圈舍状况。一、设置空心墙。过去修盖母舍的砖墙皆为实心墙,这就造成冬季舍内外温差大,而且舍内墙壁很易结...

  • 后备母营养调节
    11-13

     实现后备母高产,延长母使用年限,在相当程度上与营养调节有密切关系。要实现后备母使用年限的延长和多胎高产,要分阶段采取营养调控措施。一、30-85公斤阶段的营养调控。后备母体重30公斤时,每公斤配合饲料应含消化能13兆焦,含粗蛋白质...

  • 上页
    668 / 891页
    下页

    养殖技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