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羊养殖技术

  • 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
    12-28

    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消化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腹泻。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哺乳前期的羔均可发生。下面谈谈羔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参考。1、羔消化不良的原...

  • 春季常发病的防治
    12-28

    急性胀气因冬季舍饲时长期饲喂干草,在春季偶吃青草容易采食过量。青草在胃中急性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瘤胃扩大,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会致死亡。抢救方法:将一截柳树棍塞入嘴,两端用绳子拴在头上,让咀嚼,同时用手按摩其左肷部,帮助排...

  • 如何提高羔成活率
    12-28

    农户养长期处于分散饲养状态,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养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方式饲喂,以致羔冻死、饿死、病死等非正常死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羔的成活率。在养生产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从而提高羔的成活率。严禁近亲...

  • 饲养波尔山的技术与技巧
    12-28

     1.建无公害牧场牧场应建在周围没有污染源,且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饲养场(户)应环境清静,并且消毒设备齐全,消毒制度严格,控制放养严密,保持舍内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为波尔山无公害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2.“绿...

  • 波杂山钴缺乏症的防治
    12-28

    随着现代繁殖、饲养技术的推广使用,波杂山的生产力水平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在波杂山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几乎每年都有以拉稀、消瘦为主的症状发生,而用抗生素及驱虫药治疗几乎无效,最后基本转为死亡。通过补钴治疗试验,效果显著。一、基本病因。经...

  • 黑疫病的防治技术
    12-28

    黑疫又称传染坏死性肝炎,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绵、山均可发生。专家解病:⑴病原:本病的病原是B型诺维氏梭菌,是革兰染色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多数单在或两两相处,少数3-4个菌体连成短链。其毒素可分为A、B、C型。⑵流行特点...

  • 关于奶山四季的保健措施
    12-28

    做好奶山不同季节的保健工作是保证群健康的重要工作。(一)春季保健措施1.产羔前,所有舍,运动场应彻底清扫,全面清毒。2.提高羔成活率。吃足初乳,吃好常乳;干燥高温,注意卫生;防止脐带炎、羔拉稀、感冒、肺炎、传染性口疮、传染性结膜、...

  • 风湿症的治疗
    12-28

    一、病例在头天入栏好好的,第二天早晨赶出栏时,出现瘸腿症状,不爱活动。二、分析根据症状可判断是风湿症,另外骨软症、蹄叶炎和蹄部的创伤也有相似症状,不过可以通过外观和驱赶运动区别开。风湿症,在驱赶运动一段后症状有明显减轻,停止活动后,再强...

  • 低血糖症治疗
    12-28

    低血糖症是羔出生3-7天后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卧地不起、畏寒发抖为主要特征。杂交波尔山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很快死亡,死亡率达30%-70%,严重影响了肉业的健康发展。(一)发病原因:多由于母妊娠后...

  • 白肌病的防治技术
    12-28

    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冬春气候骤变,青绿饲料缺乏之时,以病羔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等为主要特征。专家解病。⑴病因:本病的...

  • 上页
    198 / 226页
    下页

    养殖技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