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牛养殖技术

  • 促进母白天产犊
    11-30

    产犊集中在4~5月份,且多数在夜间。照料不周使产犊时间过长,会造成产道感染、生殖道损伤等病:同时,也造成新生犊假死、孱弱或感冒等症的发生。实践证明让母夜间采食,可促使白天产犊。目前,普遍做法是让妊娠最后1个月的母在夜间采食,这样...

  • 的选择途径
    11-30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选优去劣,优中选优”。种公和种子母的选择,是从品质优良的个体中精选出最优个体,即是“优中选优”。而对种母大面积的普查鉴定、评定等级,同时及时淘汰劣等,则又是“选优去劣”的过程。在肉公母选择中,种公的选择对...

  • 喂温料冬季要配种
    11-30

    一、搭建暖棚在原饲养奶敞棚圈舍前方6-8米处筑一道约2米高的前墙,中间安放约2米宽的防寒门,以便奶进出。两山墙与前墙连结一体,在圈舍房檐和前墙之间搭架直径8-10厘米的竹竿,每间隔70-80厘米安放一根竹竿,在竹竿上覆盖宽幅塑料膜,并固...

  • 产奶期巧饲养
    11-30

    1.泌乳盛期饲料中可消化的总养分要高,并应含有足够的粗纤维。饲料中最好包括棉籽、大豆等油脂含量高的籽实或动物脂肪。这个时期,乳日粮的营养水平应达到每千克干物质含2.4NND。粗蛋白占日粮干物质的16%~18%,钙0.7%,磷0.45%,精...

  • 场的场区规划
    11-30

    场一般分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病隔离治疗区。四个区的规划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场的劳动生产效率,场区小气候状况和兽医防疫水平,影响到经济效益。1.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舍、运动场、积粪...

  • 增加奶产量的方法
    11-30

    1、喂蜂蜜花粉法在奶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蜂蜜花粉,比不喂蜂蜜花粉的奶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2、喂碘化钾法用5毫克碘化钾、30克硫酸钠与精料混合,每隔2天喂1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3、喂发酵玉米秸法将玉米秸发酵后用来喂奶,可明显增强...

  • 养奶-培育犊是关键
    11-30

    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饲养的成败,按照奶生长阶段划分,我们把出生至6月龄的叫做犊。犊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得病,不好管理,尤其是夏冬季发病较多,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主要是消化道疾病、胃肠炎、腹泻等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 场绿化
    11-30

    场统一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现代化场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一)场区林带的规划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混合林带,并栽种刺笆。乔木类的大叶杨、早柳、钻天杨、榆树及常绿针叶树等;灌木类的河柳、紫穗槐、侧柏等;刺笆可选陈刺、刺...

  • 冬季怎样提高奶的产奶量? 
    11-30

    对于奶来说,最适宜的温度为8℃~16℃。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一、提高舍温奶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

  • 提高奶产奶量八招
    11-30

    1、削修蹄。每年给奶削蹄修整2次,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2、增加光照。在冬季每天给奶进行16小时的阳光和灯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3、控制温度。冬季使舍温度保持15℃左右,夏季坚持早放牧、晚收牧,避免曝晒和寒冷刺激,可使产奶量...

  • 上页
    86 / 227页
    下页

    养殖技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