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秋雨季,是牛肉毒梭菌(又名腊肠杆菌)中毒病的多发期。因为夏秋雨季高温、高湿,特别是洪涝灾害后,各种谷物饲料、动植物高蛋白质饲料、发酵的青贮饲料以及采收过多的青草、青菜等都不易保存,饲料易受潮,尤其是被水泡过的饲料,更容易变质、发霉和腐...
秋季庄稼收获后,房前院后堆积着大量玉米秸秆。有些人以为用玉米秸秆直接喂牛,可以补充牛的体质,达到补饲的目的。其实并非如此。牛大量采食玉米秸秆、玉米叶后,会引起中毒,轻者拉稀,重者脱水,行走无力,便血,甚至死亡。因此,用玉米秆、玉米叶喂牛,喂...
四、肉牛常见病的防治1、口腔炎:是由于粗糙的草料,异物,化学物质的损伤或人为的器械损伤而引起,病牛不愿吃食,特别是不吃过热,过冷或粗硬的饲草料。口粘膜疼痛、发红、肿胀、流涎、甚至口臭、糜烂、出血、化脓和溃疡。对传染病并发性的口炎,要加强病牛...
不发情不发情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卵巢或子宫患病,以及其他疾病,较多的为持久黄体,或有严重全身性疾病。不发情应对症治疗,其中持久黄体可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高产牛的沁乳高峰常常在产后很久不发情。发情不规则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称为异常发情。主...
(一)放牧:现阶段我国肉牛业主要是利用天然草场为主,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省精饲料,劳动生产率高,由于牛行走觅食,运动量大,使牛得到锻炼而有益健康。但放牧饲养所耗的物质多,结合舍养补饲。1、春季放牧:春季到来时一般正是牛体重减到最轻...
3、育成牛的管理:5、6个月龄断乳以后直到两岁左右的正在生长发育的牛习惯称为育牛,育成牛处于生长发育较快阶段,对育成牛应该给予合理的营养使其充分发挥肉用生产性能,以利于从中挑选最优秀的后备母牛补充成年母牛群但应避免过分肥胖,以免影响健康和繁...
牛的肚胀病也叫做“瘤胃鼓气”,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主要原因是牛突然一次吃了大量幼嫩多汁的青草,尤其是苜蓿等豆科牧草。这些因过量而不能下移的青草,在瘤胃内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牛瘤胃急剧膨胀。病牛腹部增大,尤其是左肷部明显突出,严重时...
焦虫病是奶牛常发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牛的主要症状是高热不退、食欲消失、反刍停止、精神沉郁、身体消瘦、贫血,下痢、便秘交替出现,且带有血尿和黄疸等。奶牛焦虫病是由一种叫做硬蜱的吸血性体外寄生虫传播的,所以消灭硬蜱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措施。硬蜱的滋生...
牛血汗病学名为牛副丝虫病,是由丝虫科中的牛副丝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和肌间结缔组织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特点是:常在夏、秋温暖季节于牛的体表形成皮下结节,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形成,然后数小时内快速破裂,并于出血后不治自愈,间隔3-4周后又反复出...
牛急性瘤胃臌气又称瘤胃膨胀,在牛群中常有发生,特别是以农户舍饲奶牛为多见。症状:腹部臌胀,尤以左肷部为甚,严重者可高出脊背。叩诊瘤胃紧张有弹性而呈臌音。病牛常出现回头顾腹、用后肢踢腹,心跳加快,每分钟可达100次以上。口中流有泡沫唾液,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