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治理螺患新技术——中药槟榔复合剂

分类: 养殖技术  时间: 2023-09-04 05:49:16  作者: 学种菜网 

螺类属无脊椎动物软体动门腹足纲类中较为众多的动物种群之一,其中有不少种族威胁人类健康,如onca-wielamiahupensis、katatayma、nosopho鄄ra等钉螺,还有损害农作物发育生长的福寿螺、椎体螺、湖螺等。它们危及水产养殖,特别对海、淡水养虾业的影响最大。灭螺药物及方法在国内外都比较多,德国拜耳药业研制的氯硝柳胺(Niclosamide)、美国Momsawtcl研制的Napcp、瑞士生产的四聚乙醛(Met鄄aldehyde)、日本生产的二氯溴苯酚钠(sodiambnmophenol)等;在国内主要研制的是中国医药科学院系统的溴乙酸胺(Bromoacetamide)、烟酸苯胺(Nidotnanilide)、及浸螺杀等,这些药物的毒性均较大,有的药物如Napcp(五氯酚钠)属有机氯残留量高的药物,使用后,鱼、虾、蟹、螺等水生动物一扫而光,全部死亡。故近年来在湖北、湖南沿洞庭湖等周边的渔农民坚决反对使用此类灭螺药物。我们通过长期积极调查研究,试验筛选,终于在最近筛选出一种既能迅速灭螺,又能保护鱼、虾、蟹类等各种养殖品种,而且无残留、无“三致”(致崎、致癌、致突变)制剂,加之易保存、易操作,成本低廉,适合于广大渔农民使用,是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灭螺药剂。本品采用常规中药槟榔、密蒙花等提取物,配伍超强渗透剂、增效剂及稳定剂制成,具极强的生物选择性,对各种螺类有极强敏感性,于水中每升0.5毫克~1.5毫克浓度范围对钉螺、福寿螺、湖螺等种种螺类在6小时内致毙,而且对鱼、虾、蟹、鳖、龟等水生动物皆安全无恙,故甚适宜于鱼、虾、蟹等多种特种水产混养中使用。本品属于可溶性粉剂,药物稳定性高,经密封存放三年有效率成分保持95%以上,其灭螺的机制主要破坏及损害螺类的神经中枢的神经节、神经联合及神经连索,使之麻痹、失去活动力,特别对外周神经触角异常敏感,当触及药分子马上收缩,失去活动力以至萎缩致死。本品实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81)介绍的生物标准检定法,作了急性毒性、亚急性、及慢性毒等系列实行。实验结果表明湖螺对本品96小时TLM值每升0.8毫克,对福寿螺每升0.75毫克,而对青虾、蟹安全无恙。现将部分药品试用跟踪观察实例简介如下:在广东汕尾800多亩半咸淡水混养塘中杀灭小钉螺,经施用本品0.8PPM4天~5天后小钉螺全部杀灭,混养塘中的鱼、虾、蟹却安然无恙;在广东汕头近600亩水田中杀灭福寿螺,经施用本品0.6PPM2天~3天后福寿螺全部死亡,水稻秧苗不受药物影响;在湖北应城近1000亩的淡水养殖塘杀来田螺,经施用本品1PPM3天~5天后田螺全部消灭,而四大家鱼及鲫鱼安全;在福建龙岩近200亩的青虾混养塘杀灭湖螺,经施用本品0.7PPM3天~6天后湖螺全部杀灭,且鱼、虾安全。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