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乳仔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该病的治疗,我们曾采用注射或口服硒制剂和抗生素等药物,效果均不理想。在有关文献的启示下,...
科学、高效、安全地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和治疗生猪疾病,而且对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1、科学掌握病症,正确选药。猪群发病时,应先确诊是什么病,再针对致病的原因确定用什么药物,严禁不经确诊就盲目投药。在给药前应先了解...
仔猪断奶后,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常表现出不安、食欲不振、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增加.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必须加强断奶仔猪的调养管理,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1.原圈或原群培育仔猪断奶后仍留在原来的圈合中饲养称原圈培育,原群培育是指同窝仔猪在同...
“喂熟食易长油”传统的养猪方法是将饲料煮熟喂,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其实,熟食喂猪费时、费工、耗料多,猪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不高: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了,青饲料的损失更大,喂熟食猪长膘慢,喂生食能大大降低能耗和人工费用,科...
野猪布氏杆菌病又称野猪传染性流产,是野猪感染布氏杆菌后发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公、母猪都能发病,其中以性成熟期8~10月龄易感,春季3~5月和秋季7~8月份易发,尤以配种和产仔季节多发。临床症状:母猪多在怀孕后三个月发生流产,产下死胎多,产后...
1.隔离措施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采取禁止从有猪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生猪、猪肉和未充分加热的猪瘟产品等措施,以防止重新引进猪瘟病毒,如出现猪瘟病例,立即销毁感染群的全部猪只、追踪传染源和可能的接触物、彻底消毒被污染场所。有猪瘟流行的地区,...
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计算出种猪淘汰与更新的相关数据现以100头基础母猪为例,猪场分娩指数为2.3,计算如下:公猪:在自然交配条件下...
预防应从乳猪阶段开始,饲料中添加有效抗支原体、抗菌药物。在13-14周龄、17-18周龄饲喂加药饲料各1周,药物可用:泰妙菌素100ppm+金霉素300ppm或泰妙菌素100ppm+强力霉素100ppm,或自保育舍转栏后,用泰妙菌素50pp...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夏天的温度逐年增高,散热机能较差的猪只更容易发生中暑病。养殖户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猪只中暑。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呼吸急促困难,精神高度沉郁,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全身大汗淋漓。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时,卧地不起,...
1.要加强对舍内环境的控制,如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等;应该勤打扫舍内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在保持温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风量,最大限度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降低因有害气体超标而诱发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2.提高舍内温度,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