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植是在秋季干旱、低温来临之前进行,大约是9-10月份,植后有两个月的生长时间,当年扎好根并积累一定的养分,次年春暖后生长迅速。但此法采用不多,主要是因为:⑴种苗来源困难(现多为试管苗;)⑵如遇秋冬干旱,或灌水不足,明显影响成活率。因此,秋...
香蕉叶斑病主要有三种,即褐缘灰斑病、灰纹病、煤纹病。褐缘灰斑病为害最严重,在发病初期,叶面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褐色条斑,后扩展为椭圆形或棱形斑,后期病斑变黑,中央呈灰色,周缘黑褐色,着生零星灰色霉状物。香蕉叶斑病在温度25-29℃、相对湿度9...
香蕉束顶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广东、广西等地普遍发生。其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新生叶窄小、硬直并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感病植株叶鞘、叶柄背部出现长短不一的深绿色条纹,后期感病植株抽出的蕾果实发育不良,无食用价植和商品价值。该病属病毒病,...
陵水矮香蕉:产地在海南陵水县。植株假茎高170厘米,茎周60厘米;叶片长152厘米。叶距10厘米。果穗长50厘米。有8~9梳,果长平均17.5厘米,可结果135条。果肉质稍实、甜香,含全糖19.4%~20.83%,果酸0.27%,维生素C1...
香蕉毛虫身体灰黑色,披毒毛,主要咬食叶片和叶柄,食量也较大,发生量多时为害不轻,也影响田间操作。一般6~11月发生多。防治方法可喷洒甲胺磷加速灭杀丁(2:1)2500倍液杀死。...
目前离香蕉的销售旺季国庆节和中秋节尚有月余时间,许多蕉农已经纷纷对刚刚断蕾的香蕉大张旗鼓补充营养,希望得到最大的增产增收效果。然而,盲目施肥并不一定能够达成愿望。要想获得高产,必须要重视断蕾后的各项管理,主要措施有两个:激活蕉指的生长潜能和...
[病原与症状]香蕉大灰斑病为香蕉叶斑病之一种,由新月弯孢菌引起。病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枝或分枝,顶端多屈曲,大小为54-134微米×3-5微米。分生孢子长在孢子梗顶端处,轮状排列似花朵,孢子椭圆形,淡褐色,横隔膜3个,弯曲明显,从基部向上...
通过叶龄可以诊断植株的生育进程。根据各叶龄期叶片、假茎等有关性状变化,将香蕉抽蕾前植株的生育进程按叶龄分成两个阶段:叶龄余数(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10片以上为营养生长阶段;叶龄余数10片以下为果穗分化阶段。两个阶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营养生...
1.原料处理:需要充分成熟的香蕉,只有达到食用成熟度的香蕉,其色香味俱全,褐变程度也会减弱。将香蕉剥除果皮后,要进行护色处理。2.护色处理:香蕉可立即切成薄片浸于有抗氧化剂及漂白剂溶液中,或者未切片就浸于上述溶液中10―15分钟,漂白剂是用...
(1)温度:香蕉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生长发育过程要求高温多湿,伯霜冻,但温度过高过低对其生长发育均不利,年平均气温接近24℃地区最适宜发展香蕉生产,香蕉生育最适温度为30℃左右,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不超过35℃,当温度降低至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