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胴枯病又称干枯病,是一种板栗枝干病害,同时也危害刺苞和根系。枝干受害后,初期退绿渐变为黄褐色,发展成为不规则赤褐色斑块,病组织松软,稍隆起,随病情发展,病部逐渐失水、干缩,表面粗糙,外观呈灰白色至青灰色,在病皮下产生瘤状黑色粒点,即病菌...
栗树腐烂病危害栗树枝干。仅在我国东北地区及广西等局部地区发生,一般为害不重。症状发病初期,枝干上病斑褐色,稍隆起,水渍状,病组织褐色、腐烂,常流出褐色汁液。后期病斑干缩、凹陷,上面密生橙黄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雨后或空气潮湿时,涌出...
嫁接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此时树液已经开始流动,树皮易剥开,气温一般在15℃~25℃,并且气温升高较快。只要技术过硬,管理得当,此时的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嫁接方法先锯除大枝的1/2~2/3,整出砧木树形,然后采用劈接或皮下接的...
丹东板栗(丹东栗CastaneacrenataSiebetZuc)是辽宁省的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其品质优良,果实个大,易加工,色泽和口感具佳,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磷、钾、镁、铁、锌、硼等多种矿物质,综合价值高。...
一、白粉病4~5月染病。叶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绉缩卷曲,凹凸不平,叶色缺绿,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早期落叶。到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
板栗栗果含水量高,呼吸强度大,释放大量的呼吸热,如果堆积过高,通气散热不良,易产生无氧呼吸而导致变质霉烂;特别是雨天采收的栗果,更易变质腐烂。因此,刚采收的栗果不宜立即贮藏,应将其摊开置于阴凉通风处,散掉呼吸热并让其失去一部分水分,俗称“发...
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是集约化、现代化果树栽培的发展趋势。为改变板栗生产传统的大冠稀植、高位嫁接,结果晚的粗放经营管理方式,经试验,探索出板栗幼树密植(每亩83株-110株)、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年定植,二年嫁接,三年结果,四年丰产”(...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栗子可代粮,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栗果还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本草纲目》称栗果有“补肾益气,治腰、脚无力,内寒腹泄,活血化淤”...
“宣化红”板栗产于大悟县,主要分布在宣化、丰店等乡镇,种植面积产15万亩,年总产量位30000吨。“宣化红”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宣化红”板栗树势旺盛,强健直立,树姿丰满,树冠圆头形,结果枝长而较粗,果枝多,嫁接第二年即可结果,3-4年进入丰...
问题:板栗冬季如何修剪解答:冬季,是板栗修剪的黄金季节。冬季修剪,是指板栗树从落叶到春季萌动前这段时期的修剪。板栗冬季修剪,一般分幼树修剪,成年树剪和老树修剪。一、幼树修剪幼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优质高产的树形,也叫整形修剪。板栗树常用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