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金缘吉丁虫的危害(樱桃金缘吉丁虫防治措施)
金缘吉丁虫又名梨金缘吉丁、翡翠吉丁虫、梨吉丁虫,俗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甲科。国内分布于华北、华北、西北及辽宁、江西、湖北等地。为害樱桃、梨、桃、杏、李、苹果、山植等果树。
金缘吉丁虫形态特征
1、成虫:体纺锤形稍扁。雌成虫体长16~18mm,雄成虫体长12~16mm。全体翠绿色并有黄金色金属光泽。头、前胸、背面及翅翘上有几条由蓝黑色斑点组成的纵条纹,翅合拢时翅翘两侧各有1跳金红色纵条纹,因此得名。触角锯齿状,黑色。
2、卵:长扁椭圆形,长约2mm。初产乳白色,近孵化时黄褐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40mm,扁平状,乳黄色。前胸膨大,背板中央有1深色八字形凹纹。
4、蛹:裸蛹,体长15~20mm。初期乳白色,后渐变绿,再变紫红,有金属光泽。
金缘吉丁虫对樱桃的危害
金缘吉丁虫以幼虫蛀食果树枝干,多在主枝和主干上的皮层下纵横窜食。樱桃幼树受虫害部位树皮凹陷变黑,樱桃树被害状不甚明显,表皮稍下陷,敲击有空心声,树势逐渐衰弱或枝条死亡。被害枝上常有扁圆形羽化孔。
金缘吉丁虫发生规律
金缘吉丁虫由南向北1~2年完成1代,山东、河南、山西2年1代。以大小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虫道内越冬。果树萌芽时开始继续为害,3~4月化蛹,5~6月发生成虫。成虫白天活动,有趋光性和假死性,羽化后先取食叶片,将叶缘吃成缺刻。10余天后成虫开始产卵,喜在弱树弱枝上产卵,散产于枝干树皮缝内和各种伤口附近,以阳面居多。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出后先蛙食嫩皮层,逐渐深入,最后在皮层和木质部间蛀食为害。虫道螺旋形,不规则,道内堆满虫粪。枝条被害处常有汁液渗出,虫道绕枝一周后上部即枯死。一般树势衰弱、土壤瘠薄、伤疤多的果园发生重。9月以后,幼虫逐渐进入越冬。
樱桃金缘吉丁虫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樱桃树发芽前,结合修剪,剪除虫枝,集中烧毁;或用铁丝钩杀蛀道内的幼虫。成虫早、晚有假死性,在其盛发期,早晨可人工振动树枝,利用假死性来捕杀成虫,或夜晚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肥水和负载,增强树势,避免造成伤口,减轻害虫发生。
3、学种菜建议在金缘吉丁虫成虫羽化期,在枝干上喷布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树干上包扎塑料薄膜封闭,上下端扎口,内装磷化铝片1~3片可以杀死皮内幼虫。发现枝干表面坏死或流胶时,查出虫口,杀死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