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粪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覆盖秸秆冬前在旱地小...
烟辐188小麦新品种是烟台农科院用烟中22、兴麦7721和鲁麦7号γ2为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和γ诱变技术相结合,经系统选择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于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特征特及产量...
症状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苗期至结实期都可染病。幼苗发病,初在第一片叶与芽鞘之间有针尖大小的小黑点,以后扩展到叶鞘和叶片上,呈梭形褐边白斑并有虫粪状物。拔节期在叶鞘上形成褐色云斑,边缘明显,病斑上有灰黑色虫粪状物,叶鞘内有一层白色菌丝。有的茎...
症状又称小麦雪腐叶枯病、红色雪腐病。从小麦发芽期至成熟前均可发病。产生芽腐、苗枯、鞘腐、叶枯、穗腐等症状,其中叶枯和鞘腐最重要。芽腐和苗枯种子萌发后,胚根、胚根鞘、胚芽鞘等腐烂变色,胚根少,根短。胚芽鞘上生条形至长圆形黑褐色斑,严重的烂腐,...
浇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667平方米施16公斤纯氮范围内,随氮量增加...
该项技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发明,1996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的防治应围绕增强寄主的抗病力,促进病原菌自然消亡,加速病害衰退进程,壮大土壤有益菌群,控制病菌侵染五个方面进行技术实施。由于不同田块的...
症状又称小麦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也为害茎部和穗部。为害时期以拔节至抽穗萁脒甚。叶片发病由下向上扩展,感病叶片初在叶脉间出现淡绿至黄色纺锤形病斑,后扩展连片形成褐白色大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有时病斑为黄色条纹状,叶脉色泽黄...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鲁麦21、烟农19、烟农23等抗锈丰产良种。2.药剂防治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250~300公斤,进行喷雾;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每亩用药量60~80克;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保护性耕作是机械化耕作后的又一次革命。其核心技术是不对农田进行耕翻,而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直接播种,并且用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因风、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旱能力。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防除前茬杂草:田间杂...
症状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叶鞘染病麦株基部叶鞘先发病,初生褐色病变,产生1―2cm长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致病部以上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期病部连成一片,致叶片早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