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小麦粮食种植

  • 如何有效防治小麦黄苗
    11-14

    一、渍害黄苗。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等,因长期渍水,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不能及时被麦苗吸收。同时,根系受到渍害,发育差,扎根浅,吸收能力差,因而引起麦苗发黄,甚至出现烂根死苗现象。应及时浅沟排除渍害。降低地下水位,并补施适量...

  • 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11-14

    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主要有白粉病、赤霉病、综合性叶枯病、红蜘蛛、麦蚜、麦叶蜂、吸浆虫、禾本科杂草、野麦子等,严重危害着小麦生长,给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在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其他措施,将病虫...

  • 湿小麦科学存储五措施
    11-14

    食盐处理法将小麦在通风处堆成小堆,每百公斤拌入1.5公斤至2公斤细食盐,拌和均匀堆放,用不透气塑料薄膜封住。食盐能吸收麦粒中的水分,从而可抑制小麦的生理活动和霉菌的繁殖能力,用此法处理过的湿麦粒可保持3至5天不霉变。漂白粉拌和法每百斤湿麦粒...

  • 小麦春季化控防倒四法
    11-14

    倒伏是高肥水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

  • 小麦早春冻害原因及补救措施
    11-14

    小麦早春冻害又称倒春寒,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温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小麦早春冻害原因在3、4月份小麦已先后完成了春化阶段和光照阶...

  • 小麦的施肥管理措施
    11-14

    一、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

  • 文山县小麦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14

    近年来我县常受干旱影响,至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我县自然条件恶劣缺乏灌溉条件,为使自然灾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小,使小麦生产能保产增收,特提出我县小麦抗旱栽培的几点技术要点:1、旱耕深耕,精细整地。旱地小麦地生育期所需的水...

  • 适时喷施调节剂 小麦抗逆又增产
    11-14

    一、多效唑。在小麦拔节期;亩喷200ppm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抗旱能力。并能兼治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率。二、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小麦拔节期,亩用5%矮壮素水剂配成40~50ppm药液...

  • 小麦节水栽培十四法
    11-14

    山东省枣庄市冬小麦常规管理模式为返青后至成熟灌水3~4次,常年平均单产400公斤,2005~2009年枣庄市山亭区农技推广中心进行了冬小麦节水栽培试验,即返青后至成熟期只浇1~2次水,结果取得了亩产450公斤以上,不仅产量高,而且比常规栽培...

  • 巧治小麦地下害虫
    11-14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危害麦苗将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麦苗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危害麦苗蛀食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被害状...

  • 上页
    189 / 243页
    下页

    粮食种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