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粤审稻2005021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372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22天,与华优8830相同,比优优4480迟熟3天。分蘖力中等,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后期熟色好。科...
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在此基础上,抓紧抓好以下措施,对水稻增产亦有巨大作用。1.增加穗数。①培育壮秧。为植后早回青早分蘖提供良好基础。②合理密植。根据计划...
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烂种和烂芽常发生在水域秧田和直播秧田。一、烂种谷种在播种后、出苗前腐烂而死亡为烂种。烂种的原因很多,如谷种储藏不当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的生活力弱;种子处理时催芽温度过高或催芽过长造成烧芽或断芽;秧田土壤过于松软,播后...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省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706。近年来,...
审定编号赣审稻2005047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高104.5厘米,亩有效穗22.3万,每穗总粒数118.3粒,结实率74.3%,千粒重24.2克。出糙率81.6%、精米率69.5%。米质达国优3...
采稻是从日本引入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生育日119天,需要活动积温2284℃,株高81cm,穗长17cm,平均每穗粒数60粒左右,秆细分蘖力强(单株稀植情况下分蘖为1:30)粒型椭圆,个别有短茎,穗部下垂,粒色为黄色,结实率92%,千粒重27-...
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大发生,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防治工作要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是早防综控”策略。重点抓好四大关键战役: 第一战役:7月上、中旬,主要防控对象是二代稻飞虱、二代稻纵卷叶螟。 在稻飞虱...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1天。株高120.7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6.1厘米,每穗总粒数138...
佳禾早占系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育种组采用有性杂交与独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相结合,经系谱法培育成的福建省第一个符合国家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的迟熟早刷新品种。它是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组委会认定为“名牌产...
分蘖是水稻固有的特性。但因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分蘖发生有早有晚。早期分蘖,一般多是有效分蘖,晚期分蘖多是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上,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1.培育壮秧。农谚说:“秧好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