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后期的精细管理,对确保棉花秋桃盖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近几年来总结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是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这两种病最主要的是做到未病先防,特别是雨后,可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配...
几场雨后气温下降,土壤湿度增大,当前棉田较普遍地发生了黄萎病,而且有加快蔓延和加重发展之势。症状表现多样化,还有的和枯萎病混发,很难区分开。 现在多数棉田发病程度还不太严重,病叶出现在中下部和少数棉株;但少数地块病情严重,有的甚至叶片和花蕾...
2008年,湖北江汉平原8月中下旬突遇暴雨,造成部分棉田发生早枯现象,给棉花造成严重减产。笔者与有关专家调查统计得知,发生早枯的棉田面积大体占棉田面积的30%-40%,发生程度不等,因早枯造成死苗的平均死苗率在35.9%,严重的达70%以...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此期逐渐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化为生殖生长为主,是一生需肥、需水的高峰期,也是决定棉花产量、品质的关键时期。管理目标是四保、三增、二防”,即保根、保叶、保蕾、保铃;增铃数、增铃重、增衣分,防止烂铃、防...
棉花出现早衰后,补救措施意义不大,重在预防。7月中旬至8月上旬正值棉花开花结铃盛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得好,就不易早衰。早衰发生的时间越早,减产越严重,严重年份在8月中下旬即有田块发生早衰。如何防止棉花早衰,提高产量,是棉花生产上急需解...
棉花花铃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除做好肥水管理外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化学调控 花铃期进行化控,能将营养生长养分更多地转向生殖生长,减少蕾铃脱落。 建议对长势较强的棉田在初花时,每亩喷洒缩节胺 2.0- 2.5克,或 25% 助壮素8-10...
蚜虫有苗蚜和伏蚜之分,是棉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两个生态型。其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黄河流域棉区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叶,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因伏蚜发生时棉...
大风天 大风天喷药棉株受药不匀,影响防治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可选用内吸性和渗透力强的农药品种。喷药时喷头要离棉株近些,以防药雾被风吹散而造成损失,同时人要走在上风头喷药,以防药液被风吹进呼吸道而引起中毒。 阴雨天 在连阴雨天喷药防治病虫害时,...
由于近期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致使棉花蚜虫发生量激增,发生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如持续高温少雨,棉蚜发生量还会增加,将导致伏蚜的大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将影响棉花产量。因此,农民要及时进行防治,做到细防重防。 1.化学防治。①用3%啶虫脒或10...
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花铃肥应根据桃和叶色的变化准确施用。一般地力好,苗蕾肥多,蕾花期长势旺,叶片大,叶色深,节间稀,苞叶包不紧花蕾,结桃少,初花时叶色不退淡,这样的棉田花铃肥不能早施,应推至结桃增多,叶色转淡时再施用。反之,地力差,苗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