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棉田间套种模式已多种多样。笔者根据对本县近几年来部分棉农采用的棉花、大豆、豌豆间套种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对其主要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施足基肥,精细整地。在大豆播种前对棉田进行深耕细整,做到地平土细,并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
七、早衰现象主要表现:一是棉花结铃盛期过后,叶片脉间失绿黄化,黄化叶片由距主茎最远处开始由上向下、由外向里发展,叶片逐渐干枯脱落。二是棉花生长后期,叶片变红,失去制造养分的功能。棉花早衰现象出现得越早,减产越重。产生原因:一是土壤瘠薄,地力...
棉花枯萎病被称为棉花“癌症”。防治棉花枯萎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外,改善水系设施、改进施肥技术,可以缓解症状,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笔者曾在几处棉花枯萎病发病株率达20%的棉田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当年的发病株率降至5%以下,比相邻未施用生...
今年的棉花生产受低温阴雨等天气影响,播种出苗晚,现蕾开花期比常年迟7-10天,预计吐絮成熟期将推迟1周以上,加上套种棉田比例增加,棉花大都易贪青晚熟。多年的实践表明,对晚熟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能提早吐絮7-10天,霜前花率增加10-20%;...
一是早施重施花铃肥一般在7月上中旬,棉株下部出现1―2个大桃时进行追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如遇天气干旱,地力较薄、棉花长势较弱,花铃期应早施重施,做到“花施铃用”。施肥时应开沟深施,以提高肥效。二是增施钾肥棉花是喜钾作物,缺钾或少钾...
棉花田间管理是一项基本的栽培技术,但近几年有一部分“懒汉棉”的种植,使栽培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也不能忽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后期的田间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给棉田通风透光,使养分得到合理的利用。由于近期各地区的雨水较多,会造成棉花的疯长,因...
一、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根据气候、土壤条件,选择生育期130天左右、抗枯黄萎病;株型紧凑,果枝短Ⅰ~Ⅱ型,着生角度小;叶片适中偏小,叶柄短,油条不易发生;结铃性强,纤维品质好的品种。如9665、JD~3、丰棉8号、酒棉2号等。2、深施基肥...
一、明确施硼作用。一是棉花施用硼肥后,能有效预防棉花花而不实;二可改善棉花根际供氧状态,促进健长,增强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三可促进叶片制造的碳水化合物畅通地输送到其它器官;四可健全生殖器官,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结铃率;五可增加棉花产量,轻度缺硼...
由于今年棉花生长前、中期受不良气候的影响,吐絮期比常年推迟了10天左右。除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的外,其他棉田没有伏前桃,伏桃比常年减少三成左右,致使秋桃的比重大幅上升,直接影响到今年棉花的产量品质。但棉花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补偿能力,早...
去年8月和9月上旬,黄河流域棉田在几场连阴雨后出现明显的棉株烂铃和早衰,造成减产,棉农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棉花为什么会烂铃?如何预防?我们要先从棉花的生长特点说起。棉株中下部的伏铃和伏前铃,从开花到吐絮一般需要48天,所以有“花见花4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