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优质弱筋专用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

分类: 粮食种植  时间: 2022-11-11 04:14:29  作者: 学种菜网 
    弱筋小麦是指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面团稳定时间短的一类小麦,适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沿江、江淮地区具有弱筋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土、温、光、水等资源条件,是国家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在种植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时,只有运用保优节本栽培技术,才能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1 选用良种    在栽培品种的选择上要以优质为核心,以产量为基础,以综合抗性为保障。应选择经全国或地方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当地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弱筋小麦主要在沿淮地区种植。淮河以南麦区可选用皖麦47、扬麦13和扬辐麦2号种植,沿淮麦区可选用皖麦48号。    2 种子处理    2.1 种子精选 要想取得高产,必须在播种前精选种子。尽量选用色泽和形状一致、符合该品种特性、成熟度好、饱满的健籽,拣除嫩籽、病籽、破籽、虫蛀籽等劣质种子,以利于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    2.2 晒种 于小麦播种前10~15d,选择晴好天气连续晒种2~3d。这不仅可以增强种皮的透水性和氧气的渗透性,而且可以杀死部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有利于减轻苗期病虫害。    2.3 种子包衣 是指在加工精选的基础上,应用机械的方法,将小麦种衣剂包裹在种子表面的一种技术。小麦专用种衣剂不仅含有一定量的杀菌和杀虫剂,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微肥和生长调节剂。种子包衣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培育壮苗,提倡播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针对当地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包衣剂,统一进行包衣。    2.4 药剂浸种 如果没有包衣设备和条件,则应根据当地常年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购适宜的药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使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量的0.2%拌种;防治根腐病、纹枯病等土壤病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在小麦病虫混发区,可采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和多功能拌种剂按种子量的0.2%~0.25%拌种。用药剂拌种后,应将种子在4~8h内播完,不可隔夜再播,以防药剂烧种或麦苗畸变。    3 整地播种 3.1 整地施肥 小麦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要做到早收秋、早腾茬。整地前,每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t、纯氮120~150kg、五氧化二磷60~75kg、氧化钾90~120kg。整地要达到深松浅翻、整平耙细的标准。深松标准为20~25cm,浅翻为15~17cm。为使土碎平整、肥土充分混合,地块深耕后,要及时开展耙压整地作业,做到耙细耙透、上松下实,沟直厢平,以利后续的播种作业。    3.2 适期播种 在沿江、江淮等弱筋小麦主产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播前浇好底墒水,每公顷浇水675~750立方米,以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5%。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基本苗以每公顷300万株为宜,通常每公顷播种量为112.5~135kg。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机要经过预先调试,保证性能良好,调整好播种量后进行播种。行距为20~23cm,播种深度为3~5cm,播种要匀,播量准确,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地头整齐。    4 田间管理    4.1 年前管理 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分蘖。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4.1.1 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确保苗全、苗匀。发现因播种机故障造成的个别缺苗断垄或漏播现象,立即用同一麦种,用冷水浸泡24h后晾干播种,杜绝10cm以上的缺苗断垄现象。另外,对于麦苗过密的地块,应及时疏苗。    4.1.2 化学除草。11月下旬,根据草害种类选用除草剂均匀喷雾防治。在杂草1~2叶期,每公顷用6.9%骠马水乳剂1125~1500m1进行茎叶处理,防治禾本科杂草;防治阔叶杂草,可以在小麦2~4叶期,每公顷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g对水喷雾。对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可用50%华星麦保可湿性粉剂或48%的百草敌水剂对水喷施杂草叶片,进行防除。    4.1.3 培育壮苗。对长势偏弱的田块,早施分蘖肥。    4.1.4 适时冬灌。浇冬水有利于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小麦及时返青生长提供良好的墒情。应根据冬前的降水情况,适时进行冬灌,冬灌时间以平均温度为0~3℃时为宜,浇水675~750立方米/公顷。浇过水的麦田,应在越冬时及时镇压,以防麦田裂缝、根受冻死苗,减轻冻害。    4.2 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主要是指从小麦返青期到挑旗期的管理。这段时间是弱筋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在冬季管理的基础上,因苗、因地、因时管理,促控结合,巩固有效分蘖,保证穗数,培育壮秆大穗,并为增加穗粒重奠定基础。    4.2.1 清沟排水。第2年春天要及时清理田沟,保持田内田外沟沟相通,能排能灌。遇涝要及时排涝,做到雨住田干;如果田间干旱,要结合追肥及时浇水抗旱。    4.2.2 中耕除草。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结合施肥、灌溉、培土等适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为3~5cm,对于麦苗较多,长势较旺的麦田,可以深锄7~100m。    4.2.3 化学调控。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对群体较大、分蘖较多的麦田,用壮丰安进行化控。每公顷用壮丰安450~600ml,对水375~450kg,进行叶面喷施,喷洒要均匀,以达到化控降秆防倒伏的目的。    4.2.4 巧施拔节肥。追肥时间一般掌握在群体叶色褪淡、分蘖高峰已过、基部第1节间定长时施用。对于群体偏小、苗情偏弱、茎蘖数不足的地块,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对于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地块,可适当延迟到拔节后期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每公顷用尿素112.5~150kg,可与浇水结合进行。    4.2.5 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平均病株率为10%~15%时,用5%井岗霉素按2250~3000ml/公顷的量,对水900kg喷雾防治。防治麦蜘蛛,可在小麦返青后,当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用50%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雾。    4.3 后期管理 春季管理之后直到成熟,是小麦的后期管理阶段。这段时间田间管理的目标是争取多成穗、穗大粒多、子粒饱满。其主要措施是叶面喷肥和病虫害防治。    4.3.1 叶面喷肥。叶面喷肥的最佳时期为小麦抽穗期至子粒灌浆期。在灌浆后期可用1%~2%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洒,对缺磷麦田可加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4.3.2 病虫害防治。弱筋小麦生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要注意麦蚜、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时进行防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公顷喷洒,可防治白粉病、锈病;在小麦扬花初期,用36%粉霉灵1050~1500g/公顷+磷酸二氢钾1500g/公顷,对水450~600kg/公顷均匀喷雾,可防赤霉病及多种后期虫害。    5 适时收获    为保证种子纯度和小麦原粮品质,在麦收前应注意田间去杂,保证纯度,留种麦田更应严格去杂,适时收获。弱筋小麦收获的适宜时间为5月底至6月初小麦蜡熟末期。     

猜你喜欢

粮食种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