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和秆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症状分类1、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2、穗腐小麦扬花时,衩在...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灰包等,在我国许多小麦产区都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5%,严重可达1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民自留麦种的地区,小麦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表现症状主要危害穗部,茎和叶等部分也可发生。1、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外部包有一层浅灰色薄膜,随后表皮破裂,黑粉散出,最...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检疫性病害,其发生危害重、传播速度快,一般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7年以上,受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发病程度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20%~35%,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是小麦毁灭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1、发病特点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均可受感染,小麦出苗后,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麦苗的地下茎和茎基部叶鞘。到小麦返青后,受害麦苗基部叶鞘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有的病斑轻度纵裂。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正是纹枯病侵略茎秆的时候,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的茎基部,症...
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与沤根病症状相似。地下根部受病菌侵染后先由须根向支根然后再向主根逐渐蔓延,颜色也逐渐变为深褐色。发病后地下根部慢慢腐烂,初期地面茎部没有明显症状,但是时间一长没有根部的供应肥料和水分,茎部就会...
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是宝贵的功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已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具有调节内分泌,减肥、防止色斑、黑斑及色素沉着; 抗氧化...
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 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形态特征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夏季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我国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别1、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
马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
中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植区。早在1936年依气候及小麦生产状况把中国小麦分为7个区域,其中6个冬麦区,1个春麦区;1937年又根据100多个小麦品种在8省9个地点进行3年区域适应性试验的结果,把6个冬麦区归为3个主区。这是中国小麦区分最早研究。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