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种菜网

种植棉花如何使用缩节胺?

分类: 粮食种植  时间: 2022-07-28 14:17:15  作者: 学种菜网 

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缩节胺在棉花化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效果也比较理想。它可降低棉花株高,减少果枝数,促进光合作用向生殖生长转移,减少棉铃脱落,增加成铃数,协调个体发育和群体发育的矛盾。近期有网友咨询学种菜:棉花使用缩节胺有哪些效果?棉花使用缩节胺能起到哪些作用?种植棉花如何使用缩节胺?以下学种菜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种植棉花如何使用缩节胺? 

缩节胺的作用

缩节胺又叫甲哌啶、助壮素等,是棉花生产中最常用的化控药剂。一般在使用后3天即能看出效果,持效期达20~25天。

缩节胺在棉花上使用较广,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控制株型紧凑,减少落铃,促进成熟,使棉花增产。能促进根系发育;叶色发绿;变厚防止徒长;抗倒伏;提高成铃率;增加霜前花;并使棉花品级提高;同时,使株型紧凑;赘芽大大减少,节省整枝用工。此外,缩节胺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苹果可增加钙离子吸收,减少苦陷病;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用于观赏植物可抑制植株徒长,使植株坚实,抗倒伏和改进色泽;用于番茄、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棉花苗期使用缩节胺的作用

1、可以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棉苗的抗逆性,更好的抵御不良天气环境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2、控制棉花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利用率。

3、控制棉花的生殖生长,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即控制地上部份生长,促进地下部份生长,尤其是须根的生长(棉花营养的主体吸收部份)。

 

棉花使用缩节胺方法

缩节胺在使用上,应掌握“少量多次、轻控勤控、前轻后重”的原则,确保棉株“壮而不旺,稳健生长”。总体要求是棉花后期达到1米左右为宜。由于脱绒包衣的棉种不能进行浸种处理,一般可在棉花8~9片叶时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一次化控。第一次使用量应该掌握微量,现蕾期每亩0.3~0.5克,以不出现明显效果为宜;以后要据地力、雨量、长势而灵活掌握。不同生长时期的缩节胺亩用量不同,初花期每亩用0.8~1克,盛花期每亩用1~3克,打顶后每亩用3~6克。一般先轻控后重控,慢慢加大用量。

猜你喜欢

粮食种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