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程施肥方案(玉米施肥技术)
种植玉米需要施肥的原因
玉米属中耕作物,所以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通气条件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在一年一熟制栽培春玉米的地区,由于土壤经过前一年的秋耕及春季的耙耱保墒,而且春玉米播种又晚,苗期生长较慢,吸收的养分不多,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出的有效养分较多,能满足春玉米拔节前的需要。玉米拔节后对养分的吸收明显增多,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已不能适应玉米生长的需要,急需增施氮肥来补充。到了高温多雨的夏季,特别是追施氮肥以后,有效养分的释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基肥也逐渐发挥作用,可及时满足春玉米抽雄后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在一年两熟制地区,麦收后抢茬播种夏玉米,土壤中遗留较多的麦茬残体,加大了土壤有机物的C/N比,土壤中有效养分大部分被冬小麦吸收利用了,残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有时甚至不能满足夏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追施氮肥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及夏玉米的苗期生长。以后,随着夏玉米后期需肥较多,土壤养分难以满足其需要,所以,也应采取追施氮肥的措施来调节夏玉米的营养条件。在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中,每公顷施30~45吨优质有机肥作小麦基肥的情况下,前茬小麦有机肥的氮和土壤氮在夏玉米所吸收的氮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玉米基肥怎么施
有机肥的用量和施用方法因肥料的质量而异。腐熟程度较差的有机肥适合撒施,然后耕翻入土,以利有机肥的分解。这类有机肥的一般用量为每公顷30~45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量可少一些,每公顷15~30吨。为了充分发挥其肥效,宜条施或穴施,兼起种肥的作用。玉米株行距较大,完全有条件采用这种方法,对抢茬播种的夏玉米更为适合。在一年两熟制中,夏玉米要及时早播,往往来不及施用有机肥作基肥,于是,不少地区采用的措施是给冬小麦增施有机肥作基肥,让麦收后播种的夏玉米利用小麦有机肥的后效,这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产都有重要意义。如果有条件,也可采用小麦根茬秸秆还田的办法来弥补夏玉米基肥的不足。秸秆还田时要配施氮素化肥。南方丘陵、山区种玉米时,往往用人畜粪尿作基肥穴施。旱地玉米应重施基肥。
磷肥通常都是与有机肥一起用作基肥。磷肥的用量决定于产量、氮肥用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如果土壤有效磷(P)含量高于20毫克/千克,施用磷肥一般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氮肥与磷肥有明显地交互效应。一般每公顷施N150~225千克、P2O575~112.5千克。在一年两熟制中,磷肥多施给冬小麦,而夏玉米则利用其后效。
氮肥多作追肥施用,但高产玉米的施肥量较多,应将其中的一部分氮肥移作基肥,用量因玉米品种及栽培地区而异。华北、西北地区,春玉米基肥中的氮素化肥应占1/5~1/3,夏玉米应占1/3~1/2。在东北北部地区,春玉米基肥中氮素化肥可占氮素化肥总用量的50%以上。玉米氮素化肥的总用量为每公顷150~225千克氮。
玉米钾肥也应作基肥施用。在山东东部棕壤地区缺钾的土壤上(速效钾<40毫克/千克),已出现大面积夏玉米植株缺钾症状,增施钾肥每公顷75千克K2O效果明显。土壤速效钾>120毫克/千克时,施钾肥效果不明显。钾肥应当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其交互效应。此外,在河北省东部、吉林省东部玉米施用钾肥也有明显的效果。
玉米是对锌敏感的作物,在缺锌的土壤上种植玉米时易出现缺锌症状。在吉林、黑龙江、宁夏等省、区,有大面积春玉米花白苗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每公顷施用硫酸锌15~30千克作基肥,能增产10%~15%。
玉米种肥用量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基肥用量又不足的情况下或抢茬播种夏玉米,施用少量氮素化肥作种肥往往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尿素、硫酸铵,均可作种肥,用量为每公顷7.5~15千克氮。如果播前未能施用磷肥作基肥,也可用磷酸二铵之类的氮、磷复合肥或粒状过磷酸钙作种肥。过磷酸钙用量为每公顷75~120千克。玉米种子粒大,不宜与种肥混播,种肥应施在种子侧方5厘米处。除化肥外,也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种肥,条施或穴施。
玉米追肥方案
施用时期及用量因玉米品种而有所不同。苗肥多用于夏玉米,在定苗后施用,以氮肥为主,用量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30%。磷肥(或钾肥)如果在基肥或种肥中未施,也应全部作苗肥一次施用。夏玉米的苗肥兼起攻秆肥的作用。拔节肥也称为攻秆肥,多用于春玉米在拔节前后施用。春玉米拔节肥应占氮素追肥总用量的30%~40%,可根据地力、苗情适当增减。如有必要,磷、钾肥也应在拔节期施用。春玉米拔节后,雌、雄穗开始分化,增施拔节肥不仅能促进茎叶的生长,而且能增强穗分化进程,同时还能及时满足春玉米对养分的吸收日渐增多的需要。玉米的下一个追肥期是孕穗期(大喇叭口期)。这次追肥叫作攻穗肥,对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在抽雄前10天、叶龄指数为60%~62%左右时施用。攻穗肥的用量是追肥中最多的一次,春玉米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40%~50%,夏玉米占追肥总量的60%。最后一次追肥为攻粒肥,在开花授粉前后施用。其用量分别占春玉米和夏玉米氮素追肥总量的10%。春玉米吸氮高峰来得晚,也比较平稳,因此,春玉米除追施拔节肥和重施攻穗肥外,还要重视粒肥。而夏玉米授粉之后正值夏末、秋初季节,光照充足,气温稳定,昼暖夜凉,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和粒肥充分发挥作用。上述的这些追肥技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采取各项措施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灵活应用。例如,上述的夏玉米追肥技术是“前轻后重”式的,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在土壤肥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套种的夏玉米,由于苗期玉米生长细弱,所以,应采用“前重后轻”式的追肥技术,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在东北北部地区,春玉米到大喇叭口期追肥可能过晚,追肥最迟不应晚于拔节期。旱地玉米追肥的效果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故追肥宜早,雨后及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