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栽培草菇(草菇袋栽新技术)
袋栽草菇是新出现的高效栽培技术,较之常规栽培一般可增产30%--100%。草菇袋栽有堆袋法、覆土法和脱袋法三种形式,堆袋法能充分利用空间,脱袋法则能提高单产水平。
1.堆袋法袋栽草菇用聚乙烯塑料简膜,按20一25厘米X35--40厘米规格裁成袋筒。装料前,先在塑料简的一端塞上通气塞(用麦秆或稻草做成,长6厘米、粗2厘米),紧扎简口。然后装入少量混有菌种的培养料,轻轻压实;继续填装培养料,至袋长的一半,沿袋壁放--层菌种;再装培养料至距袋口7厘米处,压实,放入一层混有菌种的培养料,稍加压实,用一根粗约1.5厘米的木棍在料内打孔,以利通气。
然后在袋口处上通气塞,紧扎袋口。将塑料袋堆放在荫棚或室内发菌,每堆放3--5层,视自然温度之高低而定。菌丝在料内生长期间,要翻一次堆,使料温一致,发菌整齐。若料温高于40℃,应及时散堆降温。在翻堆时,及时清除已经污染的菌袋。经7--10天,菌丝在料内长透,将两端袋口解开,拔去通气塞,并将袋口翻卷,露出培养料,再重新堆放,每堆放5-7层。开袋后,要保持环境湿度,每天向空中和地面喷水2-3次。2--3天后,料面出现原基,再经2-3天即可采收。
采完第一批菇后,清除残根及老化菌丝,在料面喷石灰清水,把袋口拉平,以利保湿。经5-6天,可出现第二批菇蕾,按前述方法进行管理。此法有利于保湿并维持较高堆温,控制杂菌,还能有效地提高出菇面积。一般可采2一-3次,生物学效率在30%以上。
2.覆土法培养料参用以下配方:稻草或麦草60%,肥泥30%,石灰5%,麦麸5%;棉壳48%,稻草或麦草45%,麦麸5%,石灰2%;废棉90%,牛粪8%,石灰2%;废棉45%,麦草35%,稻壳10%,人尿5%,石灰5%。配料后,按1:1.4加水拌匀,建堆发酵,秸秆作物草料堆10--12 天,废棉5-7天,掌握料温达65℃以上保持3天,降温后翻堆一次,再堆2天,硬质材料适当延长堆制时间和增加翻堆次数。
利用长25厘米、宽20厘米塑料袋,待发酵料温度降至40℃后装袋,轻轻压成袋简高度为10厘米的菌袋,接种菌种,用种量10%--15%,扎口。置32--35℃ 温度下的潮湿处培养,要求无直射光。3--5天后,解开袋口,排放在地面或床架上,在料面覆盖-一层用石灰水预湿过的细土,厚1-2厘米,土粒如蚕豆大小。保持栽培场地空间相对湿度90%左右,每天中午用38℃温水喷洒-次,播种后7天可采收第--潮菇。出菇期间用速杀剂类除虫菊酯喷一次,以防虫害。
3.脱袋法选用干燥、未霉变的麦秆为栽培原料,按以下配方配制培养料:麦秸100公斤,干牛粪5公斤,棉壳20公斤,草木灰3公斤,明矾0.5公斤,用水拌和,使含水量达70%。然后上堆发酵,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待料温升至60C,再维持24小时。当料呈棕褐色,并有大量白色放线菌出现时即可摊料散温,并用0.1%多菌灵液均匀喷入料内,充分拌匀。
栽培袋选用28厘米X50厘米X0.02厘米的聚乙烯简膜。装料时用层播法播种,共3层菌种2层料,菌种分别放在袋底、中部和袋口,用种量为干料重的12%。接种后,将菌袋排放在清洁通风的室内发菌,一般排放1-2层,每排间距30厘米、室温保持在3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1天后,用刀片在袋两端各划2道2厘米长切口,以供给新鲜空气,促进菌丝生长。在适温条件下,约7--8天菌丝可在袋内长满。
出菇场所可选在塑料大棚内、玉米地及其它空闲场地。做成宽80厘米、深20厘米的畦床,长度依地势而定。畦面拍平压实,喷5%石灰水和0.2%敌敌畏消毒。将长满菌丝的菌块脱袋,平排在畦内,空隙用肥土填充(肥土配方:肥沃菜园土100份,草木灰4份,复合肥0.2份,石灰2份),然后用水灌畦,每平方米灌水30公斤,待水下渗后在料面覆盖1.5厘米厚肥土。畦床上方搭拱形小荫棚,盖薄膜与草帘保湿遮光。畦床保持温度30℃、湿度在90%左右。覆土2天后,菌丝即长入土层,7天后料面出现小菇蕾。幼菇生长5天,当菌嗇即将破裂,菌托内菌益尚未展开时采收。每采一潮菇后,应向料面喷0.1%复合肥液,约3天后第二潮菇可现沓。一般可采4←5潮,‘生物学效率可达65%,较常规栽培可增产--倍以上。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说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学种菜会根据情况来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学种菜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