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艺流程大豆→挑选→洗涤→浸泡→磨浆→过滤→冷却→加芦荟汁→点浆→保温→凝固→冷却、定型→成品↑芦荟→清洗→削皮→切条→打浆→过滤2、技术要点(1)挑选、洗涤、浸泡:挑选无虫蛀、无霉变、粒大支薄、颗粒饱满的大豆,用水洗净。在25℃水温下...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穿过叶片两面,呈薄膜状或穿孔。在叶两面的病斑上有小黑点,严重时叶片腐烂。防治方法:在发病后重点抓好降雨后的喷药,喷药时间应在雨后24小时内进行,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或...
芦荟果脯风味独特、具有食疗作用。其加工制作技术如下:选料去皮:选用芦荟植株下部成熟大叶片。要求叶片无病斑和机械损伤,将芦荟叶的表皮全部去净,取出叶肉。脱块浸灰:将芦荟叶肉切成长20毫米、宽10毫米、厚8毫米长条备用。按每5公斤水加石灰0.4...
芦荟属内有300余个种,其中有十几种可以作为药用,而可食用的仅几种,大多数品种只能作为园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用食用芦荟品种:库拉索芦荟(AloeveraL.)一般称为蕃拉芦荟,蕃拉为其种名的音译,又称真芦荟。它是目前应用...
夏秋季节是芦荟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大田管理应着重围绕“五防“,即防僵苗、防渍害、防倒伏,防草害、防病害,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工肥结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芦荟需肥量大,在沙性土壤及通气良好的状态下生长良好。生产上应及时追肥,肥料品种应以有机...
芦荟斑点病是严重影响芦荟生长及品质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其发生可导致芦荟减产或绝收。通过几年观察及实践,研究人员基本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发生条件该病在任何芦荟品种上都可发生,各品种视抵抗能力大小而不同。当气温连续2小时低于20℃时,...
发生条件芦荟黑斑病的发生程度视芦荟品种抵抗能力及气温高低而不同。另外台风、多雾天气、冰雹、雨水集中、昼夜温差在10℃以上的天气,也可引发此病,并大面积蔓延。症状及发生规律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丝状病斑,后发展成近圆形黑色或褐色病斑,个别病斑...
一、表面净化:首先把鲜叶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好用深井水,不能用含漂白剂的自来水,因漂白剂可导致芦荟液变色、变质。二、紫外辐射杀菌:洗干净的鲜叶,晾干后,运入无菌室(室内装有杀菌消毒设备),进行紫外辐射杀菌,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三、去掉叶皮:...
防治病虫害上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达到既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又能使产品农药残留量不超标。在防治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适时早防。(一)农业防治:芦笋开始采收前分别于“立春”及“立秋”前晴...
芦荟作为花卉产业的一颗新星,涉及医药、食品、日化、生态、环保等诸多领域,总的开发前景很好。但是,对于普通农户来说,选择种芦荟,一定要慎重,不宜追逐潮流。第一,芦荟的消费市场还未完全打开。目前我国芦荟生产主要用于观赏,附带保健美容,这样的消费...